记忆里,也只有家乡的李子花,最深得我心。

事实上,在外的日子,我也没见过几次李子花。大多是因为李子是要结果的,都被果农们种了去。农村里到处都是种地的田,自然见到的概率要比城市的大。

现在流行什么葡萄园,草莓园,让人们到果园里自行采剪新鲜的水果。在老家,就少有这样的,倒不是说不做生意。只是是谁家的树,要摘谁家的果,要打个招呼,一般要一把果,也没人收钱,多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张口让别人送,拿钱买就是,价格也不贵,农村人,大多好说话,大多互相尊重别人种的地,所以互相也不行什么偷盗的事。我初回家时,看到田边的菜,想摘些菜回家吃,便被妈妈斥责过,说那是别人家的菜,摘了要招人来打你的。母亲平日不对我发什么火,再怎么样,声音也不会如此之大。当时有些委屈,还有些赌气。现在想来,那时也的确是没规矩,还有些娇生惯养的意思。

当然,我也不是无故这样明白的。在父母年轻的时候,他们可是受了不少的苦。我小时候抱怨太累,母亲就说自己多大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多么辛苦之类的。不过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在农村时,偶然听见长辈们说起从前的事儿,说起曾经的日子辛苦,说起母亲曾在地里做农活做到累倒的事,我也才渐渐开始明白,为何她会那般护着别人家的田地的菜了。

她自然护的不是别人的菜,她气的是我不懂那是别人劳动的果实,气的是我这种想要偷盗的行为。

那些时候,我不大好意思见到母亲,觉得自己无知的很,时常在后院里发呆。在我们家老房子的后院,有几棵果树。我们回家的那阵,刚好是李树开花的时节。李树开花好看,雪色芳菲,就算这几年没什么人多加照看,照样生的漂亮。其实往年就近在家的邻里老人,结果时都会来摘,所以他们有力气时,偶尔也会来照顾。这便是老房子空无一人时,对李树唯一的安慰吧。

我见过的李子花不多,我回过老家的次数也不多。李树兴不会记得我,那年见过我的花也终是入了土,可我知道,李树是记得她的。我与那李花,越是短暂,越是难忘,越是僻静,越是觉得李树,好坚强。

后来,我有一年只得一个人回家乡去,街上有老人叫住了我,问我是不是德强的女儿。我回是,那老人家便是高兴的很,抓着我的手就往回走。我未曾见过她,心里还有些怕。她虽不过到我一个女儿家的胸口的个头,力气却不小,我也不好甩她一个老人家。她面上一脸酱油色,倒是让那一笔一笔岁月的皱纹,瞧着像是雕木一般圆润了,她的头发稀松,白中夹黑丝。她牙口不好,说话我听不大明白,但我也大概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大意便是她认识我们家的人,说我长得和我爸一个样子之类的。我只得一边笑一边答应,倒不是敷衍,是实在不知道回什么。

最后她从她的背篓里,抓了一把的李子。我才发现她是上街来卖李子来了。那一篓我不知她是如何背下来的,只觉得有些心酸。她一边两手抓着李子往袋子里送,一边告诉我,那是我妈最爱吃的李子,要我多带点回去。

那次过后,我便再难忘了李子。我回到家中,就给母亲打电话。离我回到母亲身边还有段日子,问她需不需寄过去,她没说要。我清楚她是想吃的,只是觉得为了一袋李子,花了几个钱寄,不值当。我那日便借口回程行李太多,先寄一部分回去,把李子一道寄了回去。可当我回家时,还一碗李子,看得出有些日子了,还封着膜放在冰箱里。

爸妈年轻时,自然是帮过那老人家的,否则人家也不会在大街上就把我这个常年跟着爸妈在外的女儿给认了出来,还待我那般热情。我回来尝了那青小李子,清甜,也脆,算得极品。儿时觉得母亲不懂我喜欢的吃的东西的好,现在才知道,母亲可不是不知道这世间好吃的东西是什么,只是她不拿不属于她的果,且永远都把最甜的,给了我。

成长真不是一个人的事儿,那一棵棵的李树,怕是比我还明白她。我小时候,总觉得她是一个没有意思的人,可是,她也不多讲自己的事儿。大概,自从有了我这个孩子,她的故事,便不如她从前,那般的丰富了,又或者,更加的丰富,并且多了几分悲惨了。我在成长,父母在变老,李树守着家又开了新花,有时候只是说得轻松,这一年年,李树受了几场风雨的打击,爸妈有哪些我不曾知道的不如意,我又有哪些的不理解未让他们知晓,最后都不知道去哪里。只愿,我们还在,李树还在等我们回来。